绿色托起了林都经济

本文摘要:——黑龙江伊春林区开发建设60年历程冯璐金毅中国绿色时报7月17日报道“伊春迎宾不用酒,捧出绿色就醉人。”这是伊春人的经典语录,亦是对林都伊春最好的诠释。 走入这座北国城市的大门,“绿色伊春”四个大字令人印象深刻。伊春是一个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的林业城市,是国家重点林区。 这里有林业施业区面积400万公顷,林地面积31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2.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3.8%。同时,伊春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林,各种珍稀名贵的针阔叶树种110余种。

yabo手机版登陆

——黑龙江伊春林区开发建设60年历程冯璐金毅中国绿色时报7月17日报道“伊春迎宾不用酒,捧出绿色就醉人。”这是伊春人的经典语录,亦是对林都伊春最好的诠释。

走入这座北国城市的大门,“绿色伊春”四个大字令人印象深刻。伊春是一个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的林业城市,是国家重点林区。

这里有林业施业区面积400万公顷,林地面积31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2.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3.8%。同时,伊春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林,各种珍稀名贵的针阔叶树种110余种。

森林中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地下矿产资源储量充足,生态环境优越,森林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远看是绿,近看又是绿,林海绿得无边,山谷绿得无底。”林都伊春犹如一颗“祖母绿”镶嵌在黑龙江省东北部。在这林海茫茫的小兴安岭,60年前,五湖四海的创业者来到伊春,甩开膀子,用激情拉开了林区建设的帷幕。

60年后,伊春人用“伊春精神”捍卫着这颗他们深爱的“祖母绿”。木材谱写伊春60年发展史因林而生、依林而兴是伊春市的一大特点。伊春林区开发建设60年来,林区生产的木材,支援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用于天安门和故宫的修缮;支持国庆10周年首都“十大工程”建设;保证了“毛主席纪念堂”建设用材的需要,共为国家提供木材2.4亿立方米。

打个形象的比喻,2.4亿立方米木材装上火车,一节一节排列,可以从中国最北端的嘉荫排列到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60年春华秋实,伊春记载着林区开发建设者“天作被来地作炕,披上大雪当衣裳”的豪迈,见证了中国林业发展的辉煌,铸就了“艰苦创业、顾全大局、负重自强、无私奉献”的伊春精神。在纪念林区开发建设60周年大会上,开发者代表王家骥老先生激动地感叹:“林区开发建设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模范事迹,有很多老同志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更让我们永世难忘的是,有许多同志和战友长眠在浩瀚林海的怀抱里,忠骨融入了小兴安岭这片热土,在小兴安岭的大森林中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林海长歌。”伊春是我国开发最早的木材生产基地和重点国有林区。

目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林区唯一的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的重大发展机遇,将给伊春林业和林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伊春“生态立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03年以来,伊春市“生态立市”战略确定,先后采取保护资源、停伐红松、林权改革、经济转型、发展替代产业、建立四大集聚区等一系列举措,有了这些举措,才有了今日伊春的“林在城中,景在城中”的自然景观。伊春素有“红松故乡”的美誉,红松是世界珍贵的树种,也是伊春的市树。同行的伊春市旅游局郁景林和记者讲到森林、说起红松,激情澎湃,款款而谈。

他说,“红松以前被伐得太多了,要是不好好保护,红松的故乡,以后只能给子孙讲红松的故事了。现在市政府已经提出了‘三个决不’原则:再困难也决不向林子伸手,再困难也决不以拼资源换取暂时利益,再困难也决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他将“三不”原则铭记于心,更希望通过媒体让大家都将目光集中到这里,关心红松、保护红松。为了保护红松,2007年伊春市与中国建设银行联手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以“关注伊春,保护红松”为主题的红松龙卡,设立了红松保护基金,是国际上第一家。一些持卡人向记者表示:“现在我们都办了这张卡,每刷一次都会有一点钱捐到红松保护基金。

”能为保护红松尽到绵薄之力,他们的话语里流露出一个伊春人的自豪感。在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伊春市2004年全面停止采伐天然红松林,并于2006年启动了我国唯一的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截至目前,停伐红松、林权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伊春市实现了森林资源年均净增长500万立方米的良性“消长循环”。如果全面停止森林主伐得以实现,再过20年,伊春的森林资源就可以恢复到林区开发建设以前的水平,把一个生态恢复良好的小兴安岭还给祖国和世界。伊春市同时还在全国率先启动博士后创新团队“碳汇经济”项目,将森林的固碳减排和林区风电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伊春市先后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定为中国5个低碳试点城市之一,在联合国第七届全球论坛上与伦敦、柏林等城市共同获得“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称号。旅游产业方兴未艾,伊春告别“独木支撑”时代“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伊春市在调减木材产量的同时着力培育木材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绿色能源等五大优势产业。而大自然赐于的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使生态旅游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伊春新的经济增长点,告别了以往的“独木支撑”的经济格局。

据资源普查显示,伊春市的旅游资源分属于70个基本类型,338处资源实体,占国家标准中全部155种类型的47.09%。特别是森林、地质、河流、空气等旅游资源具有明显优势。地处寒温带的大森林孕育了种类众多的植物与动物,林地、独树、林间花卉及鸟类栖息地等资源类型均匀分布于小兴安岭林海之中。

2008年伊春依托丰富的森林养生避暑度假旅游资源,全力推出以“中国林都绿色伊春——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为主题的形象宣传,全方位打造“绿色伊春生态家园、林都伊春森林氧吧、中国林都伊春,度假旅游胜地、中国最佳避暑胜地——林都伊春、休闲度假——北有伊春,南有三亚”等宣传理念,通过举办旅游节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树立“中国最佳避暑胜地”的旅游品牌,收到良好的效果。2001年至2007年,伊春共实现旅游总收入37.38亿元,年均增长56.3%;旅游接待人数1237.3万人次,年均增长37.8%。

2007年,伊春市接待旅游者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2亿元,相当全市GDP的8.1%。伊春先后被亚太旅游联合会评为“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据悉,明年年底伊春机场将建设完成,预示着伊春旅游产业的前景更加美好。

走过60年的峥嵘旅程,开发潜力巨大的“绿色宝库”——伊春市,已从昔日封闭落后的林城,正在成长为独具魅力的北方旅游名城和世界知名、风格独特的生态园林城市。


本文关键词:yabo手机版登陆,绿色,托,起了,林,都,经济,—,黑龙江,伊春

本文来源:yabo手机版登陆-www.backupbrush.com

Copyright © 2008-2023 www.backupbrush.com. yabo手机版登陆科技 版权所有   ICP备38725554号-7   XML地图   YABO网站登陆-yabo手机版登陆